9月20日,《中国艺术报》刊发我校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赵伟晶教授署名文章《西辽河史前乐器的文化溯源与价值思考》。《中国艺术报》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国内最具权威性的国家级文艺行业大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中国文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全国性的文艺家协会,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全国性的产(行)业文学艺术联合会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
这一研究从西辽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与文化背景、西辽河流域史前乐器的种类及特点、西辽河流域史前乐器的文化意义三个方面,系统考究西辽河流域的史前乐器,有效解析其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反映的文化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考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和高度的文化自信,溯源历史、寻脉中华,关心推动考古事业向前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引前进方向。西辽河流域史前乐器的发现,为我们揭示了早期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这些乐器不仅是当时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反映了早期人类在技术、艺术方面的高度发展。史前乐器作为西辽河文明中的重要元素,由远古而来,并依然带着中国音乐原始“烙印”,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依据和鲜活参考。